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建设>>正文

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简介

作者:点击数:

一、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是学校的龙头学科,也是重庆市“十二五”和“十三五”重点学科。学科坚持“立足西部、拓展海洋、面向全国、油气并举、以气为主”的发展定位,以服务国家石油工业和川渝页岩气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建设大平台、打造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和培育大成果,重点开展页岩气、稠油等复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逐步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部分方向国内领先的重庆市“十四五”一流学科。

学科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7人,博士4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省部级人才18人,拥有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2个、教学团队2个,已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拥有石油与天然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中石化河南油田、中石油川东钻探、中石油重庆气矿等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田开发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重稠油/油砂热采及GAGD实验室(与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等共建)和物探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中石油东方物探公司共建)等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5年,学科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7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纵横向科研项目总经费1.7亿元;发表SCI/EI收录论文169篇;授权专利62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为国家石油行业和重庆页岩气开发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17年获批为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该学科聚焦重庆市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凝炼了铁电压电材料、磁性材料和复合结构材料三个特色研究方向。在都有为院士的指导下,到“十三五”末,拟将该学科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西南一流的重点学科。

学科现有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4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7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9人,有海外经历教师2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重庆高校优秀人才2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建有“纳微智能材料”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学科建有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学科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其中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48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83项,总经费5080余万元;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重庆市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5项;发表论文334篇,其中SCI/EI收录238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159项。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四高”磁功能材料及元器件研制、导磁体元件热冲压精密成型、电子材料性能的多尺度调控方法、无铅电子封装材料制备、掺杂铁电材料光电极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特高精度薄板全连续轧制、FRET活细胞影像等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天宫一号”等重大工程以及重庆声光电、重庆群崴电子等企业,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科于2017年获批为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该学科立足重庆市支柱产业中的装备制造以及重庆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环保装备产业,背靠石油行业和冶金行业,以“结合产业、强化特色、拓展方向”为建设思路,力争将“环保装备设计及理论”“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集成”建设成为全国行业一流的学科方向,至“十三五末”末,建设成为重庆市知名重点学科。

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61人,9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29人,硕士30人,学士2人),77%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其中教授23名、副教授24名),硕士生导师19名。学科依托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流体传动与机电系统集成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重科-沃德再制造工程中心等学科平台等学科平台,在环保装备设计及理论、冶金石油装备系统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集成、智能制造与再制造等学科方向紧扣企业需求,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等重大社会问题,解决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应用基础及技术成果推广,为重庆的装备制造和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

5年,该学科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40项,年均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专利授权164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EI、SCI检索106篇),出版专著5部。


四、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于2017年获批为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该学科紧紧围绕石油、冶金等企业生产过程数据在线分析和智能控制的科学前沿与产业急需,在工业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冶金性能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油气在线分析与控制、人工智能与应用、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与工程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特色和较好的研究成果。学科力争至2020年达到重庆市一流学科水平,工业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等1-2个学科方向达到行业一流水平。

学科有专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人,博士学位32人,有出国经历的29人,重庆市百名技术高端人才、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10人。同时,该学科拥有重庆市科技创新团队2个,重庆市特色专业2个,重庆市教学团队1个。拥有冶金性能检测与装备、流程工业在线分析与大数据运用等2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线分析与先进控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半导体智慧照明与应用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等平台。

5年,学科教师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1项,承担重庆市人工智能主题重大专项、重点基金、重大产业项目等省部级项目70余项,科研经费28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牵头起草国家标准1项,授权国家专利1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发表SCI、EI论文270余篇。


五、安全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17年获批为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具有鲜明的“政产学研用”办学特色。该学科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开展“油气与化工过程安全”、“非煤矿山与建筑安全”、“职业危害检测与防护”、“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4个学科方向的应用基础和技术开发研究,在页岩气田/高危气田安全风险控制技术及装备、油气长输管道/燃气管网安全与腐蚀防护技术、智能监测与应急技术等方面特色鲜明。力争于2020年建成行业特色鲜明的“西部一流、全国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庆市重点学科。

学科有教职工4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3人,国家科技部专家1人,重庆市安全生产专家8人,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18人,注册安全评价师12名,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人员18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重庆市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1人。同时,该学科拥有油气田生产安全技术、油气化工过程及装备安全技术等5个教学科研团队。该学科拥有国家职业危害防护工程试验基地1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实验室“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共建的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1个、重庆高校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1个,与重庆市安监局共建“工业安全与消防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建有油气火灾爆炸动力学、危险化学品热灾害评估、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1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000余万元。拥有重庆市安全工程领域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5年,该学科完成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纵横向科研经费达2250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8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高水平论文97篇(SCI/EI收录)。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厚德楼H111   邮编:401331  

重庆科技大学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