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学位工作>>正文

关于制订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方案的通知

作者:点击数:

各相关学院: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关硕士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的要求,为做好学位点建设,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现开展学位点建设方案编制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制订范围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二、工作内容

根据专项评估要求,制订学位点建设方案,明确目标、分解任务。

三、工作要求

(一)相关学院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学位点专项评估的重要性,成立工作组,认真学习专业评估要求,理解指标内涵,开展考察调研,借鉴吸收其他高校先进经验,制订学位点建设方案。

(二)学位点建设方案主要编制依据为学位点申请条件及专项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在培养目标、方向及课程设置中要注重体现学位点定位及特色。

2.招生选拔。制订招生选拔办法,规范招生流程。

3.师资队伍建设。包含导师遴选、任课老师选拔及师资培训等内容。

4.课程建设。教学大纲制订、案例库及教学资源建设。

5.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方式、教学管理组织、教学网站建设、档案管理等。

6.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建设、学风建设等。

7.其他: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合作与交流等。

(三)相关学院应组织开展学位点建设方案的研讨、论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学位点建设方案应具有实践操作性,明确建设任务、时间安排、责任人等。

(四)各学院应根据学位点建设方案,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学位点建设。尤其是针对现阶段研究生招生、培养方案论证、任课教师选拔、教学运行方式论证等任务,相关学院应积极推进,起草制度,提出方案,及时提交研究生处,并组织实施。

(五)请各相关学院于2020年5月8日17:00前将学位点建设方案纸质版(经相关人员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一式一份提交至厚德楼H111研究生处,并将相应电子版发送至2011022@cqust.edu.cn。

特此通知

附件:1.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MTA)专项评

估指标体系(2018年版)

2.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MPA)专项评估

指标及要求(2018年版)

研究生处

2020年4月2日

(联系人:赵宝云 联系电话:13883352946)

附件1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TA)专项评估指标体系(2018年版)

一、评估指标体系制定说明

1.本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开展2018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18〕8号)要求制订。

2.本评估指标体系由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

3.本评估指标体系适用于所有2014年获得授权的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4.此次专项评估主要是检查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完备性,包括师资队伍(队伍结构、导师水平)、人才培养(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学术训练或实践教学、学位授予)和质量保证(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学风教育)等。围绕上述考察重点,深化了20项具体指标。

5.本评估指标体系遵照《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学位办〔2011〕34号)、《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制定。

二、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规则说明

1.评估内容:近四年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情况。

2.评估项目:设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

3.评估标准:通过专家的通讯评议或现场评估,被评估单位22项二级评估指标的“合格”项数量到达60%(共13项),则视为此次专项评估总体合格。

4.其他事项:接受专项评估的学位授权点院校,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及情况必须真实、准确。如发现有不实之处,相关指标项按照“不合格”项进行处理。

三、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测评要点

 

 

合格标准

评估结果

A(合格项)/B(有缺陷项)

单位自评

专家评议

 

 

 

 

1.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1

项目定位

市场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

符合《MTA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应国家和区域旅游发展需求;体现学术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

2

项目特色

特色方向明确,具有改革或创新

发挥本校学科优势;体现国家或学校所在地区旅游发展的独特需要,凸显在某些领域对接特定市场和服务对象的差异化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特色;在教学及管理方面具有创新。

3

培养目标

适应我国及区域旅游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和目标明确且符合《MTA指导性培养方案》;满足我国旅游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且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有相应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

4

政策支持

学校重视MTA教育,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提供与学校培养能力相适应的招生名额保障;为MTA研究生提供与其他在校学术型研究生同等标准的办学环境和学习条件;支持MTA师资队伍建设,将MTA教学计入教师工作量并提供合理的课酬;为MTA教育发展提供合理、充足的经费支持。

 

 

 

 

 

 

 

 

 

 

 

 

 

2.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5

师资配备

有稳定的、足够数量的由学界和业界共同组成的教师队伍,实施双导师制

核心课程每门课程配备2名任课教师;授课的总学时中,业界教师课时量需占30%以上,核心课程和方向必修课占20%以上;原则上业界教师(含硕士生导师)占MTA教师总数的30%以上;实施双导师制,有足够数量可供学生选择的学界和业界导师,业界导师实质性地参与到论文指导过程中,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1位业界导师。

6

师资水平

学界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业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影响力

学界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50%以上的学界教师中应具有较高的应用研究水平、实践经验和社会服务能力(含参与实际业务部门的相关咨询课题者、企业兼职及培训师等);业界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有硕士学位或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业界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学和培训经验,作为研究生导师则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和较高的理论研究能力。

7

师资培训

具备完善的MTA教师培训机制

近4年内,每年均有2名以上MTA教师参加MTA教指委组织的培训、国内外相关进修或其他相关培训;教师积极参加MTA教学会议、教学研究立项项目,发表MTA相关教学论文。

8

教学设施

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学办公场地、实验室和完善的网络设施

拥有与MTA研究生规模相适应的多媒体教室;拥有设备齐全的MTA案例教室和学习讨论室;拥有足够数量的专业图书资料和阅览室;具有足够的MTA教学管理机构专用办公场地;有独立的MTA网站或主网站中有独立的模块,且能够利用互联网媒体平台进行有效宣传和服务;提供便捷的校园网络服务。

9

教学资源

具有一定数量的实践基地和教学案例

具有5家以上有合作协议的实践基地,并有实践教学活动和记录;MTA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案例每门应不少于3个;每门核心课程具有本校老师所开发的教学案例2项,或具有本校老师获得省厅级及以上级别的奖励的MTA教学案例,或具有本校老师在国内外取得较大反响的MTA教学案例,或具有本校老师正式立项的MTA教学案例项目。

 

 

 

 

 

 

 

 

 

 

 

 

 

3.人才培养与教学管理

 

 

 

 

 

 

10

招生选拔

具有一整套完善科学的MTA学生招生选拔机制

制定了专门的《MTA招生选拔办法》;有专人负责招生选拔工作;严格审核报考及入学资格;招生选拔工作流程规范;具有有效资源进行招生宣传,有稳定、优质的招生宣传渠道。

11

生源质量

招生录取数量和考生质量不断提高,生源选择余地渐大

近4年MTA招生录取数量和考生质量稳步增长,综合素养满足MTA招生的既定目标和招生条件;生源结构合理且选择余地较大,较为充分的满足开班要求。

12

课程教学

课程设置合理,符合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核心课程开设齐备且教学内容丰富,有足够和多样的专业方向课

课程设置符合《MTA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并体现学校优势和学科特色;核心课程开设齐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清晰,理论讲授与案例研讨密切结合,有丰富的理论参考教学资料和实践案例教学资源;专业方向课的备选课程应有明确的数量和学分说明,每个培养方向的课程备选应不少于4门,任课教师应有两名以上的备选;针对MTA学员提供一定数量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及研修讲座的选择。

1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门数多、分类细,学生实习时间充足

学生所接受的实践训练形式不得少于3种(课堂案例研讨、案例撰写、商业模拟训练、实践调研与考察、专业实习、专业实训以及所在培养单位认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实践训练活动);每名学生所参与的实践训练学时应不少于总学时的1/2,参加的实践项目学习不应少于1个。

14

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能够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教学上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和任务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授课与讨论安排恰当,教学互动性好;能适当进行实地调研或移动课堂,提供学术讲座与实践活动,近4年内平均每年聘请校内外专家及业界专家为MTA研究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不少于5次。

15

教学效果

课程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满意度较高

定期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的活动;有畅通的教学效果反馈渠道;全部核心课程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有设计合理的课程评价表,学生对MTA教学总体评测结果达到90分以上。

16

学位授予

严格执行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制定和明确本校MTA学位授予资格及条件;对学位授予申请人资格进行严格审查;由专人负责MTA学位授予工作;明确学位授予工作流程。

 

 

 

4.质量保证与学生发展

 

 

 

 

17

教学管理机构与制度

具有专门的MTA教学管理机构和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档案齐备有序

设立有专门的MTA教学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负责人及工作人员;MTA教学管理制度完备(包括入学、培养过程、毕业审核等相关管理规定),并严格、全面执行各项教学管理规定;近4年教学及管理文件齐全,教学档案完整。

18

教师管理与激励制度

具备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以及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和激励的措施

MTA教师管理制度完备(包括教师的选聘、考核、监督、激励等相关管理规定);教师个人资料齐全有序;在计算机、教学软件、资料购置等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扶助;对教师进行课程开发、案例建设、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及教学效果优异者给与有效的激励。

19

学生管理与服务制度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

有专人负责MTA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有规范、完整的学生考勤制度;配备有专门的班主任;有与学生沟通的顺畅渠道和机制;有稳定的学生组织和团体并定期开展学生活动。

20

学位论文

质量

论文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较高的学术水平

随机抽查不少于已通过答辩论文总数10%的论文,格式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学术水平;被抽查的学位论文,有一定新意、无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具有积极推荐论文参评全国优秀MTA学位论文的机制。

21

毕业生成就

充分体现了本校MTA人才培养的效果

MTA毕业生旅游管理相关能力和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并达到本校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效果;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MTA研究生及毕业生取得过实践或科研的相关奖励与表彰。

22

社会认可度

充分体现了本校MTA适应我国旅游发展的宗旨

MTA教育项目得到旅游业界广泛认可,MTA专业的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就业职级、平均薪资)较高,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和肯定(具有典型的案例)。

附件2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MPA)专项评估指标及要求(2018版)

一、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共设8项一级指标,25项二级指标。评估指标体系如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一、教育环境

1.学科基础

2.政策支持

3.经费支持

4.教学设施

二、招生管理

5.招生制度及过程

6.招生数量与质量

三、师资队伍

7.教师结构及数量

8.校外导师

9.科研与实践

10.师资培训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

11.课程设置

12.课程资源

13.讲座与学术活动

14.社会实践与调研

15.素质及学风教育

16.教学评价

五、案例建设

17.案例教学实施

18.案例编写与案例大赛

六、教学管理

19.教学管理机构与教学管理制度

20.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1.在校研读时间

七、教学效果与能力培养

22.论文综合质量

23.教育成果及用人单位反馈

八、合作与交流

24.政府合作关系

25.国内外交流

二、评估指标说明及相关材料要求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内容

合格标准

上报材料

(纸质版&电子版)

一、教育环境

1.学科基础

MPA办学的学科基础,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发展情况。

拥有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作为MPA教育的基础,拥有一定数量的相关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学科点。

1.1 基础学科情况表

(含授权点设点基础与建设发展概述)

2.政策支持

学校为MPA教育发展提供的政策环境。包括MPA招生名额、MPA学习条件等政策支持情况。

学校重视MPA教育,为MPA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1.提供与学校培养能力相适应的招生名额保障。2.为MPA研究生提供与其他在校学术型研究生同等标准的办学环境和学习条件。

1.2 学校支持政策文件(扫描件)

3.经费支持

学校为MPA教育发展提供的经费支持情况。包括MPA教学工作量认定、MPA教学课酬标准等具体情况。

学校重视MPA教育,为MPA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经费支持。例如:1.将MPA教学计入教师工作量并提供合理的课酬,支持MPA师资队伍建设。2.为MPA教育发展提供合理、充足的经费支持。

4.教学设施

MPA办学的硬件基础。包括多媒体教室、案例教室、学习讨论室、图书资料等。

拥有与MPA研究生规模相适应的多媒体教室,拥有设备齐全的MPA案例教室和学习讨论室。拥有足够数量的MPA专业图书资料和阅览室。提供便捷的校园网络服务。

1.4 MPA教学设施和信息服务情况汇总表

二、招生管理

5.招生制度及过程

招生考试和录取的制度、办法以及执行情况。

制定并严格执行规范的招生考试和录取办法。考生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录取过程严谨、规范、公平;复试的笔试试卷、答卷、面试评分表等材料真实、齐备。

2.5 近三年的复试工作办法和复试题目汇总(含笔试和面试)

6.招生数量与质量

报考数量、录取比例、录取人数以及生源结构情况。

生源数量充分、质量较高。近三年本校录取人数均低于报名人数。录取的MPA研究生基础信息完整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被录取MPA研究生的工作年限、学历等资格符合有关文件要求。90%以上的MPA研究生在公共部门工作。

2.6.1 历年MPA报名与录取情况汇总表

2.6.2 历年MPA研究生信息汇总表

三、师资队伍

7.教师结构及数量

教师队伍的学科学历背景、年龄职称结构以及课程教师配备等情况。

MPA专职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不低于40%,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40%。近三年内,各门MPA核心课程及70%方向必修课程有2名以上任课教师。

3.7.1 近三年MPA专兼职教师情况汇总表

3.7.2 近三年MPA课程教学情况汇总表

8.校外导师

在公共部门任职的校外导师的数量及比例。

在公共部门任职的校外导师(含论文导师和兼职教师)占MPA教师总数的30%以上。

9.科研与实践

教师参与的已完成或在研的公共管理有关科研项目情况,教师参与公共管理实践(含挂职、兼职)的比例和情况。

50%以上的MPA专职教师主持或参与过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实践、咨询或项目研究。

3.9.1 近三年的MPA教师科研成果汇总表

3.9.2 近三年的MPA教师管理实践经历汇总表

10.师资培训

教师参与全国MPA教指委主办的师资培训活动、相关学术研讨交流等情况。

近三年内,每年均有1名以上MPA教师参加全国MPA教指委主办的师资培训活动;MPA核心课程教师每人每年应参加1次以上师资培训活动或相关学术交流;每年定期组织本校MPA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3.10.1 近三年的MPA师资培训情况汇总表

3.10.2 近三年的本校MPA教师教学研讨记录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

11.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选修课的设置情况。

课程设置符合全国MPA教指委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课程设置体现学校优势和学科特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足够的选修课可供MPA研究生选修。

4.11 近三年培养计划及变更说明

12.课程资源

课程教材、教学大纲及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情况。

选用内容全面、科学严谨的MPA教材。MPA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符合全国MPA核心课程教学纲要要求,并及时提供给MPA研究生。60%的MPA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

4.12.1 近三年的教材使用情况汇总表

4.12.2 近三年教学大纲汇总表

13.讲座与学术活动

举办的讲座及学术活动情况。

近三年内,平均每年聘请校内外专家及公共管理部门资深专家为MPA研究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不少于8次。

4.13 近三年的专题讲座汇总表

14.社会实践与调研

学生完成社会实践及参与调研活动情况。

毕业的MPA研究生均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社会实践,并提交了社会实践报告。每年组织MPA研究生参加调研活动的次数不少于1次。

4.14.1 近三年MPA毕业生社会实践报告汇总表

4.14.2 近三年MPA研究生调研活动情况汇总表

15.素质及学风教育

加强学生政治素质、学术道德以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制度、措施以及执行情况。在课程作业和学位论文中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有关规定和执行情况。

有明确的制度和措施加强MPA研究生的政治素质、学术道德以及心理素质教育。在课程作业和学位论文中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处罚。

4.15 素质及学风教育制度及工作情况

16.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有关规定、执行情况以及评价结果。

将MPA教学评价纳入学校研究生教育统一评价体系中,采取了多种渠道进行课程评价,保证课程评价的信度。

4.16 近三年MPA核心课程学生评价情况汇总表

五、案例建设

17.案例教学实施

案例教学推广实施的计划和执行情况,案例教学经验交流会情况,案例使用情况。

MPA专职教师了解案例教学方法,每门与公共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MPA课程使用2个以上经典教学案例,组织2次以上的案例讨论课。每年组织案例教学经验交流会。

5.17 近三年教学案例使用情况汇总表

18.案例编写与案例大赛

案例编写激励措施以及成果,推荐教学案例参加中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入库评审情况。案例大赛参与情况。

有面向师生的案例编写激励措施和办法,每年编写一定数量的原创教学案例,案例格式规范、结构完整,附有教学使用说明。积极推荐教学案例参加中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入库评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5.18.1 近三年参加入库评审的教学案例汇总表

5.18.2近三年参加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情况汇总表

六、教学管理

19.教学管理机构与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教学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有专门的MPA教学管理机构,负责MPA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与服务,配备专职的MPA教学秘书,岗位职责明确、规章制度齐备,有完整的工作日志和会议记录等。

教学文件齐全;教学档案完整。严格执行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有关教学管理规定。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变动遵循规定的程序。

6.19.1 MPA教学管理人员情况汇总表6.19.2 MPA教学管理制度文件汇总

20.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导师进行指导的有关制度要求和执行监督情况,师生沟通渠道和机制运行情况,教学质量评估和提升研讨活动情况。

有明确的导师指导MPA研究生的制度要求和执行监督办法。有稳定、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和机制,MPA研究生的各类问题得到及时解答。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定期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建立有授课教师和学生淘汰机制。

6.20 近三年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总结

21.在校研读时间

学生在校研读的有关办法、支持条件、执行情况以及在校研读时间统计。

MPA研究生60%以上的课程学分是在本校校园完成。能为MPA研究生在校定期学习期间提供学生宿舍。

6.21.1 近三年定期集中教学情况汇总表

6.21.2 近三年MPA教学点情况汇总表

七、教学效果与能力培养

22.论文综合质量

学位论文的综合质量情况。

被抽查的近三年的学位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学位论文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

7.22 MPA毕业生学位论文信息统计表

23.教育成果及用人单位反馈

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情况,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业绩和发展情况。

MPA研究生的公共管理有关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MPA研究生及毕业生能针对公共管理现实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并有成熟的调研报告或政策建议。MPA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和肯定,有典型案例。

7.23.1 MPA研究生及毕业生研究成果汇总表

7.23.2 MPA优秀毕业生情况汇总表

八、合作与交流

24.政府合作关系

在MPA办学各个环节中与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合作情况。

与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在MPA招生、培养、公共管理论坛、咨询及相关的科研合作等方面相互参与程度高。

8.24.1近三年与公共部门合作培养MPA情况汇总表

8.24.2近三年与公共部门科研合作情况汇总表

25.国内外同行交流

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情况及成果。

与国内外同行密切联系,有稳定的国内外合作院校,有较多合作项目,包括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资料交换等。

8.25近三年国内外合作交流情况汇总表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厚德楼H210   邮编:401331  

重庆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版权所有